青年失業是人生歷練不足,求生技能不夠。中年被失業是邊際效用遞減,長江後浪推前浪。洪老師能寫出一本既視感如此強烈、甚至有點血腥的職場求生寶典,不管是做老闆或是做員工,都值得一讀再讀。
-推薦人吳德威 ============================================== 失業,其實很普遍,只是從來沒有人告訴你! 42歲的品惠,任職新創公司會計,最了解公司狀況,七年來老闆到處募資,早晚坐吃山空, 自忖比不上便宜勤快的新鮮人,不敢換工作。疫情來襲遭到裁員,夜晚輾轉難眠,她問自己: 「如果三十五歲就跳出去,工作會不會好找多了?」 國章任職外商,負責幫總公司採購,新任總經理認為採購部門無助獲利,必須撤掉,留他調去業務部。 中年的他卻選擇被裁員,打算放手一闖,「心裡很掙扎,太太也跟我吵,這個決定很辛苦。」 除了工作,瑪姬沒有生活可言,偶爾親友聚會,她從頭到尾大談工作,朋友懷疑:「會不會生病了?」 後來,她遭到公司資遣,先生表示早就受不了,孩子都長大,他要離婚! 沒了工作、沒了婚姻、沒了家庭,瑪姬要怎麼面對…… 職場專欄作家洪雪珍,透過長期觀察、大量採訪、深入資料分析,完整探討失業這個議題。 書中描述失業的原因與過程,從血淚斑斑的打擊,到重磅反擊、回歸職場、重建關係、找回自己的英雄旅程。 面對失業,除了逃避、焦慮、沮喪,還可以做什麼? 洪雪珍要告訴我們,不管景氣多差、職場變化快速、中年危機、疫情來襲…… 準備好失業,就不怕被失業! 【誰適合看這本書?】 ◆ 對於失業的威脅,不去想、也不敢想的上班族,一旦發生束手無策! ◆ 因大環境不佳,或進入中年,有高度危機感,不知如何改變的工作者。 ◆ 正面臨失業,陷入求職困境,恐慌焦慮,希望重返職場的人。 ◆ 關心身邊(可能)遭遇失業的家人或親友的你。 【這本書能幫助我們什麼?】 ◆ 建立正確認知:不是魯蛇才會失業,人生勝利組同樣遭受威脅。 ◆ 了解失業怎麼發生、有哪些徵兆,超前部署,不讓失業找上自己。 ◆ 獲得改變的力量,把工作變成有挑戰的學習,開發潛能與收入! ◆ 化危機為轉機,萬一真的失業,重磅反擊,找回人生自主權。 ◆ 體悟失業是珍貴的禮物,打開它有意想不到的驚喜。作者第一次公開分享真實經歷,獻上最誠摯的一份禮物! ============================================= 感謝盛子龍老師在變幻莫測的時局,仍能繼承先父思想精髓,賦予經典著作新的生命, 讓這本橘皮書不只是法律人津津樂道的回憶,更繼續和年輕學子一起與時俱進, 陪伴一代又一代的孩子們挑燈夜戰,走向更高的法律殿堂。
增訂十六版正式上架,並可在可喜空間 (台北、台南)閱覽。 味全龍順利拿下冠軍,選秀好手也成功加入,一路走來球團隊職員特別辛苦,特別不容易,從零到一正式完成。離我卸下領隊又過了幾周,再感謝許多球迷以及好朋友的這幾天對我的鼓勵,這一年半在球隊的工作上認識了許多棒球同好,甚是美、日、澳洲的好朋友,有個外國朋友是這麼寫的
“I wanted to congratulate you on all the work you have done with the team, to see where they were and now where they’re at is a remarkable testament to yourself.” 數百封郵件恭喜有之、祝福有之、期勉有之,無法繼續管理的狀況不足為外人道,也無法逐一回覆每一個人的訊息,一一解釋原因,不過我還不算老,未來未必不能以其他形式參與棒球,以前寫過一篇文章: 「功不唐捐」,今日讀來,剛好適用。世間的事往往種揚樹偏得柳樹,無論如何,球隊奪冠就是最好的回報,衷心感謝所有人的支持與努力。 雖然球隊組建略見績效,卻也領悟職棒經營困難重重,冠軍固然風光,報導不斷、但報導再多,前幾日一個「波西條款」判決,球迷串聯驚天動地、鬼哭神號,王維中順利風光加入,但同溫層之外,很少人知道發生了甚麼事,我感觸最深的一點,就是職棒從我們學生時代的主流文化,演變成次文化。有多少業外朋友,拿到我味全龍的名片,隱隱覺得聽過這支球隊,甚至也有很多朋友,竟以為球隊不曾離開過,以為黃平洋還在味全龍。這圈子裡發生再大的事情,好像跟社會的主流脈動連不上,新聞台還是扶老太太過馬路、小貓小狗被車撞的新聞掛帥。職棒做為次文化沒有不好,二次元、動漫、電競都是很受歡迎的次文化。但有趣的是,在高中大學會看到二次元、動漫、電競的社團,每個學校還不只一個主題社團,例如動漫社團在同一所學校還要互相競爭一下社員,職棒也是次文化,但年齡層卻逐漸偏高,校園罕見,沒有甚麼人經營社團。即使在孩提時代,跟著父母踏入球場在看台上起舞的一群小朋友,升上了中學最需要同儕認同的時候,同學們卻很少相約看球,因此對棒球熱情隨著年紀逐漸散去,整個中職球迷結構就會變成倒金字塔,是「熟齡」次文化。 我看到許彥輝副秘書長前幾天在臉書寫到,「看的出來,希望在復古事件的集合體下,能形成一個想像的共同體」……「值得玩味的是,現在因所產生的龍迷,是否是與20多年前龍迷的習僻、資本與場域,有相似之處?如果不是,目前的球迷,是不是被現在的媒體事件(media event)而召喚的想像的共同體」。 賣弄回憶感只會加深世代隔閡,像經營一所大學捨18歲的學生不招,只賣社會人士EMBA課程一樣的奇怪。因此現在許多球團的主題日近年講求跨界,用跨界來廣納其他的次文化,例如日本戰士啦、韓風電音啦,目的是讓更多其他次文化的愛好者有走進球場的理由,二軍冠軍戰人山人海固然振奮,未來新球迷的開拓才正要開始。(整體板塊不夠大,像今年即一軍使球團努力的滿頭大汗。又因為疫情稍加限制後,還是讓進場觀眾人數顯得吃力。) 再來是,職業運動在台灣是一個事業還是志業、是贊助還是投資? 我們跳過現有幾家中職球團不討論,不對號入座。就以現在部分人士籌組的職籃聯盟,正在對外募資,也順利地找到幾個熱心企業投入,只要把錢用在運動,都非常令人感佩,但若說是投資,投資是要倍數獲利、對股東負責,若一直鉅額虧損的產業,應該很難對投資人負責吧? 如果硬要說是事業,套上公司治理,只能比擬互聯網新創公司,例如Uber、WeWork,但這類不賺錢的新創公司還有出場機會,只要花錢做數據、行銷、市占,強調本夢比與估值,賠都還有賠出頭的一天。說真的台灣運動產業最接近新創的案例就是Lamigo賣給外資樂天,雖一定拿不回劉氏父子近20年支持棒球的總金額,至少公司、員工與品牌還得以延續,是產業不幸中的萬幸。 握有超多預算的球隊,仍然需要沿街托缽化緣尋求贊助、團購,就會產生多認知不和諧狀況。例如許多中小企業會覺得並不需要花錢贊助本身財力背景雄厚的球團、球迷也會質疑許多商品與門票的定價,甚至指控搶劫荷包,殊不知賠錢賠到天荒地老的球團、食衣住行育樂花錢如流水,加以收入總是杯水車薪,這些煩惱又豈是鄉民與球迷所能理解。 在味全龍奪冠的此時,除了祝福,職棒經營之大不易尤感長路漫漫,挑戰正要開始。希望在擁有更多媒體與商業經營的專才前仆後繼加入這個產業,中華職棒也能因為第五隊慢慢重返榮景。 味全龍從零戰力到完成二軍登頂,彷彿千辛萬苦,都值得了,縱有萬箭穿心,都釋然了。高張力執行,軟硬體多軌建設,內外交逼,終究即將在下個月卸下味全龍隊領隊的職務,花開花謝,緣起緣滅,感謝從去年初籌備重返中職開始,就一起從無到有打拼的同事們、以及幫助球隊的所有廠商、媒體朋友、政府單位、中職聯盟夥伴以及球界先進,近六百個日子來還是完成了許多不可能的任務,不斷締造隊史新的里程碑與不停的創業打怪,滿滿的感動,將是我一輩子難忘的回憶。
我的身體大概是三月份開始出狀況,中間曾經略作休息,有些媒體當時也曾聽聞並關心,七月份在大林慈濟醫院的多位醫師的照護以及最終建議下,還是不得不放棄這個艱鉅的任務,我剛向公司正式遞出辭呈。回想起味全龍隊的復隊真是千難萬難、可以說是超越任何球隊的買賣與轉手,在極度嚴苛的條件下,從零到一勉力運作,滿足大眾期待。我要感謝魏應充創辦人的堅決支持,曾經,在台灣有二十多個企業擁有過職棒隊,但大部分壽命都很短,離開還想回來的,除了中信,就是味全龍,職棒這件事情任重道遠,是一條燒錢的不歸路,味全龍做為第五隊,一年就在職棒產業創造了一百多個就業機會,任何愛棒球的台灣人都應掌聲鼓勵。同時我要特別感謝葉君璋總教練,我一個門外漢來到這個圈子,固然知道了許多是非以及幻滅的真相,但葉總還是一位不偏不倚、專業穩健、處處為選手著想的球界領袖,這一點在我的心目中是完全沒有打折扣的,也跟我分享了許多看球的門道,讓我可以用全新的視角來解讀一場比賽的勝負、一座球場的好壞、以及一群選手的良莠。 我本來就熱衷職棒,支持球隊的最好方法應該不是硬撐,而是回歸自己熟悉的產業、讓自己狀態良好,行有餘力再幫助球隊。一日領隊終身球迷 ,希望中華職棒能越來越好,我們相約明年一軍首戰在新天母球場見! 我常說,交往台灣100個傳產老闆,希望他們投資新創,100個裡面也沒有一個老闆會投。台灣大多數上一代的老闆只投看得到,算得出的生意,不投夢想、不投商模、不看估值。
于蓓蒂總經理是30多年以來台灣的道路救援女王,全鋒名聞遐邇的全台道路救援加上信用卡和保險的強大資訊系統以及call center, 早就實踐了O2O新零售。全鋒跨足叫車、租車、修車、停車、油品,難怪于總是媒體口中路援女王無誤。 于總也就是那101位熱心新創的傳產人,她剛以第一名畢業於師大樂活產業高階經理人EMBA,以公益的出發點針對熟齡族群設計了 IJoGo愛就Go公益媒合平台。「IJOGO上面有零工媒合,就像電影《高年級實習生》,盼熟齡朋友在退休後將殘餘價值貢獻出來;如果有什麼好玩的主意,也可以上平台「揪伴」找同溫層的人一起圓夢,或找老師來訓練實現夢想;最重要的是有公益媒合的『揪活』,希望所有的公益團體都可以在IJOGO上架,想做志工的人可以來參考,因為在老年化社會裡,照護、陪伴的需求量最大,透過企業的贊助,這些志工的服務時數可以轉成樂活幣,累積一定程度後可以轉換獎品,鼓勵大家做公益。」 我是沒有錢的投資人卻常常貢獻自己涓滴的能量,于總做為產業前輩每一年都能找到新的創業題目,並且以回饋社會為出發點,不斷照亮年輕的後輩,我們必然堅定支持、共襄盛舉! 遠距工作模式(Remote: Office Not Required, Jason Fried, 2013)讀後感
近期COVID-19爆發之後,跨國公司停止出差,國外同事進不來,國內員工出不去,現在去拜訪廠商,防疫之嚴格有如驚弓之鳥,遠距溝通軟體有如過江之鯽,這本2013年出版的遠距工作模式(Remote: Office Not Required),作者Jason Fried在當年開頭就寫了telecommuting,宛如先知。書中提到遠距工作,對雇主來說,可以節省成本、減少差旅、避免八卦與挖角、以及辨認出真正需要的崗位(或者其實許多部門在不在都一樣,可以外包的!),對個人的好處包含了更專注、避免無謂會議與臨時性的打斷、還有彈性的作息。當然到了2020年的今天,防疫給了遠距上班最堅實的理由,平時對於遠距管理與彈性工作有萬全準備的公司,自然能處變不驚,維持生產效率。 我待過老闆在美國、自己可以全年在家工作的外商,當然也待過要打卡寫外出單的台商,只能說管理手段如果還要見到面才算數,未免流於追逐落後指標,有限制彈性和消滅創意之虞。現在遠端工具之多元、聊天軟體之發達,有些事情連回到公司用email處理都嫌遲,畢竟手機在手,在哪裡都可以工作。 遠距工作不等於在家上班,畢竟在家上班也有一些看不到的問題,例如,對於沒有自制能力的人容易發懶、誘惑多,但對於認真的員工,反而擔心他們工作生活不分、搞到沒有下班的一刻,那也不好。共享辦公空間 (co-working space)無疑就成為了辦公室與家中之外,第三個辦公的好去處,既有彈性與自由、又不缺設備與頻寬、更不會睡睡醒醒,產生惰性。共享辦公空間除了個人使用之外,也可以由公司承租,一來分組辦公分散風險,二來異地協作避免出差通勤,增加效率,三是保持組織的伸縮彈性,即使景氣不佳也可以利用短租的共享辦公空間調節成本,對公司來說一舉數得。 跟我比較熟的朋友就知道多年前我跟本書作者一樣,始終關注遠距辦公議題,並協助在台灣大學附近成立了可喜空間,也舉辦過許多創業活動。可喜空間作為一個小而美的本土辦公品牌,我們堅持努力著。今年夏天,可喜空間在皇龍開發、穀神星資本以及多位好朋友的幫忙下,也將延伸到台南市鬧區,提供南台灣的企業一個多元的辦公選擇、也期盼協助台南的青年創業,並得到來自台北的資源與觀念。 我在雪豹科技跟阿里巴巴的崗位上,跟許詮有兩次overlap。真正開始共事跟認識這個年輕人,是2015年,他擔任雪豹科技 BD 經理的時候,給予他的任務,包含行動廣告、用戶獲取、內容變現、國際策略聯盟等,他總是能使命必達,甚至超前部署,贏得我以及其他公司高層一致信任跟好評,拿過大大小小的獎項。我們一起周遊過許多國家,旅程中也很喜歡跟他哈啦,他總是有一種超乎年紀的幽默與視角,有的時候覺得這孩子真的比我還臭屁好笑,但確實是我職涯帶過最優秀的大男孩。
在我的管理生涯裡,我大致把人才分成S、A、B、C、D等種類,A 屬於超越期待,產出高於要求;B是符合期待;C是低於期待但還可以改進培養;D 是無法要求了,能力跟素質都不到,態度也不行。許詮屬於S級,我在一些分享座談的時候常常描繪S級的人才: 有衝勁,規劃工作時同時也幫公司規劃戰略、幫自己規劃人生。這樣的人做事有立體感,節奏明快,舉一反十,而且生活規律,也就是說,S級人才生活管理也非常好,不論長輩關係、婚姻感情、人際社交、進修學習都安排得好好的,一步步往自己往目標邁進。我自己回想20多歲的時候,也差得很遠。但這幾年創業,還真的認識若干向許詮一樣S級的年輕人,只是比例非常之少。去到中國大陸,比例就會明顯提升,或許我在對岸遇到年輕人都已經是篩選過了才會進入我的圈圈,但這些年輕人就是極有衝勁,有規劃有紀律到讓自己震驚和慚愧 (比諸自己年輕時的傻樣、以及看看自己即將念大學的孩子)。 雖然書中分享了很多跨國求職以及職場的厚黑經驗,但許詮的衝勁不是急功近利的,他積極分享他的成就給同儕,這是更難的。因為他的盛情,我也投入他所創立的XChange社團擔任導師多年。要知道我參加過無數白領社團或學生平台,裡面的領導者沽名釣譽者有、師心自用者有、不歡而散者有,常常我們這些老人在旁邊捏一把冷汗,覺得一群有為青年往往難以互相合作。但XChange能經年累月的辦出高品質的活動,即使許詮不在台灣,這個組織仍然生生不息,造福非常多的年輕白領,我也感到與有榮焉,許詮對社會以及故鄉發展的情懷,不管從書中,或是活動裡,我都能真切的感受到。 最後,不得不提我跟許詮之間的介紹人,Serena Lin,也就是許夫人。Serena 在2014年先入職雪豹科技,是一個反應機敏、古靈精怪的女生,因為她的介紹,許詮才進來當了她的師弟,最後當了她的老公,我也很榮幸能替他們證婚。我曾經在2017年天下雜誌的一篇網路專欄裡,提到Serena的成就,因為台灣公司的舞台太小,選擇飄泊異鄉,但心心念念的總是回到台灣,貢獻自己的經驗,拉拔更年輕的一代。無論是許詮還是Serena,這本書完整了記錄了他們進擊的過程、旅外的生活、以及對未來的想望,值得一看。 Stove League (金牌救援,스토브리그) 是韓國SBS電視台目前正在上映的職業劇,以棒球隊領隊白承洙(南宮珉飾)為核心,講述一個空降的領隊到了常年排名倒數第一的職業棒球隊Dreams擔任新團長,企圖力挽狂瀾的故事。
當然我是當然我是沒有時間追劇的,不過聽到這個戲還是在跟中職其他四隊領隊聊天時,發現大家都在看,也才跟上的。領隊們彼此開玩笑,故事情節有若合符節的地方、雷同的巧合,大家也都相視莞爾一笑。還有某領隊說,因為實在拍得太好,把球隊的內幕演得太像了,公司同事把自己球隊裡相對應名子還寫在海報上,標註隊上的誰就是劇中的誰,誰是那個大牌球員、誰又是那個爛經紀人,實在很搞笑。 我自己從聽說這個戲到每周跟上來看,除了跟著劇情起伏,不由得又敬佩韓國的職業劇專業的程度,從劇本、場景、人稱視角、甚至到選角,實在都挑不出毛病。據說是找了18個職棒顧問一起編寫,現在朋友們問我「職棒領隊到底都在幹嘛?」,我就會叫他們看Stove League金牌救援,酸甜苦辣,一言難盡。 棒球真的是我的夢想及使命,拋下過去投入新領域,無非就是希望我們的孩子能夠接續我們的青春,放下手機走入球場,每一個人都能夠在球場找到自己興趣及愛好的所在。除了熱血沸騰的球場之外,讓自己的生活片刻偶爾放下手機,靜靜地享受一個人的慢時光,儘管只是20分鐘的品酒小酌,也是高品質的心靈沉澱。 說到品酒,我手中的這個Merandi 的酒杯SONIR,不僅能讓葡萄酒的香氣、口感、均衡與餘韻適得其所,一體成型的杯身與杯梗,藉由杯身底部的倒三角型凹槽及手鑲910顆施華洛世奇 SWAROVSKI 水晶,增加光源的折射點,讓葡萄酒在視覺上呈現出更豐富的色澤,融合視覺與味覺的感官享受,可以說是現代酒杯的頂級藝術品,也是商業創新及共享價值的最佳典範。 Merandi的創始人 Armin Gschnitzer 在幾年前萌發了一個想法,他認為生活需要有光彩和格調,積極想突破現況的創新思維,終於成功讓奧地利兩間知名的老字號品牌企業結盟,施華洛世奇SWAROVSKI 水晶精品與 RIEDEL 專業酒杯的完美結合,精緻呈現兩大奧地利精湛工藝技術,當華麗璀璨的手工玻璃杯遇上獨特迷人的水晶點點奇兵,徹底實踐Merandi「享受微醺、眼口同心」的極致境界。 好的酒杯能將葡萄酒的特色完全發揮!有「酒杯之王」稱號的奧地利品牌RIEDEL,創立於1756年,是公認的頂級專業酒杯領導品牌。其嚴謹的設計,從玻璃的形状和體積,邊緣的直径及玻璃晶体的厚度,都必須依據葡萄品種的個性和葡萄酒的微妙特徵,進行適當的微調。所以RIEDEL酒杯,不僅讓世人見識到酒杯的極緻工藝,同時受到品酒師的一致認同,並被知名MoMA現代藝術博物館收藏陳列。RIEDEL對酒杯的專業堅持,成就其無可取代的領導地位。酒杯SONIR杯身高度足夠,流線型的杯身更能平衡葡萄酒的温度、質地和味道,和諧地表現出葡萄酒精緻風味。 而ARAGAZ醒酒瓶則是整合176顆施華洛世奇SWAROVSKI 水晶精品及SPIEGELAU嚴謹的生產製造工藝,其水瓶身設計,容易操作使用,是入門款醒酒瓶。Merandi 頂級手工酒杯產品的水晶部份,均採用純手工方式生產,每顆水晶亦以獨立方式鑲嵌,所以每款酒杯都有獨一無二的真工藝。 使用極致工藝的酒杯、配搭時尚精品的醒酒器、邀請三五好友小酌品酒,都是讓自己沉浸在美好的時光中,提升心靈品質的好方法,還從中感受到共享價值的品牌故事。一杯好酒,讓你品味生活;一個好杯,讓你回味人生、沉澱心靈。放下手機,享受有溫度的交流吧!!
![]() 2019年8月17號晚上,火樹銀花、璀璨滿天,聽說這是純樸的斗六歷史上最美麗的一場煙火,是味全龍來了,帶來了漫天繽紛、星光熠熠,這是我們對雲林的承諾,台灣農業縣市棒球復興的開始。 時光倒推到農曆年前後,魏董說開弓沒有回頭箭,體壇還半信半疑,接下來4月宣佈總教練成立籌備處、6月24號拿到中職加盟許可、7月1號選秀、到開訓前簽下40名球員加上20名各國教練、行政和防護人員、不到2個月能安頓好食衣住行、柴米油鹽,並且展開訓練。這跟買一支現有球隊大不相同,我們其實正在進行一個台灣職棒也前所未見的創業工程,甚至是一個文化和夢想工程。 對我來說,為了理想不眠不休,能走到開訓,算是從0到0.5吧,將來能走到一軍開幕戰,就正式從0.5到1。做過這麼多行業、人生已經7局的我,還能藉著味全龍重回我的少男時代,應該已經於願足矣。因為我們一次選進40位新球員,因此現在味全龍的球員組成,應該是史上最低平均年紀,雖然很多都是青棒、大學棒球大物,但面容都還青澀,看起來跟我高二的大兒子差不多。進了味全龍,球員爸媽還沒有來斗六看過自己的孩子,於是8/17、18的活動也變成懇親會,晚上宿舍裡好熱鬧,在球場、附近便利商店也能遇到家長,他們握著我的手說謝謝,說是我和葉總、人資主管給他們孩子機會,我說,你們得謝謝魏董,並且魏董也要跟球迷一起謝謝你們把孩子帶得那麼優秀,為國爭光,並且未來為龍隊爭光。還有家長帶了大包小包要送給我跟教練,天下父母心,這幾天這些令人動容的背影一直在我腦海。 晚會開始,主持人安排讓球員一個一個上台自我介紹,我們真的不像其他球隊,小龍真的好年輕,辨識度還不高。劉基鴻驕傲的說我就是那個狀元啦! 曾傳昇大喊請你們一定要記得我! 森榮鴻說好珍惜可以再打球的機會、歐耀宗還當場落淚,對於自己可以重返職棒覺得不可思議,朱祥麟、林子昱、還有每一位年輕的小龍都告訴現場球迷們,會努力、會帶味全龍重返榮耀。球迷也歡呼甚至飆淚,20年後龍魂竟然不滅 終於球場燈光黯淡、節奏音樂響起,煙花剎然噴出,我們一起度過了美好的仲夏夜。孩子們,棒球是我的志業,卻是你們的事業。此生請不要忘記2019年你們的容顏,不要忘記父母、所有幫過你們的教練和益友、也永遠不要忘記你們最愛的棒球和你們的承諾。 30世代的概念,掐頭去尾來看,大概是涵蓋「七年級生」,對六年級生的我來說,那就是十多年前在職場上遇到的一些「當時的新鮮人」,當年泛指七年級的名詞還包括草莓族、水蜜桃族等等。
他們出生的年代,是80年代的台灣,那是一個燈火輝煌,欣欣向榮的經濟,是團結合力、飛黃騰達的台灣。他們的學生時代,冷戰結束了、64民主運動、台灣解嚴和民主化,他們對蔣總統沒記憶、但對於美麗島和學運世代治國很有感,沒有感受過齊秦、周治平、譚詠麟、周慧敏,聆聽成長的是五月天、周杰倫、戴佩妮、孫燕姿和梁靜茹,921和SARS是學生時代的共同回憶,MSN 和 Yahoo messenger 還有無名小站陪他們走過青春。 曾幾何時,他們歷練了、生子了、陸漂了、甚至暫時落魄了。還來不及成就台灣的未來就遭到崛起的中國大陸的強烈挑戰。不明白的是,同樣生於80、長於90的大陸同世代的年輕人,為什麼那麼兇猛,創業成功、美國上市都比比皆是,小確幸的青春,大溫室的台灣,這樣的成長路徑怎麼換得坐3望4,滄桑的陸漂拼搏人生,30世代回憶都是美好,未來都不確定。 「華人領袖100」召集了一群6年級跑在前面的我們,付出微小的努力,試圖解答7年級的疑惑,帶給更年輕的一代我們40世代的經驗與方向。我常說在台灣,「說的人多,做的人少」,在台灣「做一件好事很難,做一個好人更難」。非常感謝幾位創辦人的努力,給了我們分享的平台,也給了30世代學習的機會。我們一起努力,在「華人領袖100」相聚! ![]() 我的好友施子薇 (Jill)在facebook年會的這場演講,總結了她待在美國、東京、北京、以及翩然返回台北定居的時光,包含數不清的產品故事,和她顛沛卻又充滿樂趣的旅程。我今天擔任小粉絲,和爆滿的觀眾一起回味她的人生。在她堅持之下,輝煌只是逗點,青春其實也一直都在。 聰明是天分,善良是選擇。認識21年來,Jill 總是兩者兼具,不對惡勢力妥協、不為五斗米折腰。天道酬勤,更多台灣年輕人正等著她的指引,Jill不只是專業的一把尺,更是品德的一盞燈。 ![]() 浪漫主義告訴我們,為了要盡量發揮潛力,就必須累積不同的經驗,體會不同的情感,嘗試不同的關係,品嚐不同的美好,其中最好的一種辦法是遠離熟悉的環境,前往遙遠的國度,好親身體驗不同的文化、氣味、美食、和規範。 浪漫主義混合了消費主義,成了現代體驗經濟的濫觴。浪漫能不能成就體驗,消費能能得到幸福,又形成了新經濟裡的哲學問題。 在「人類大歷史」一書中,作者哈拉瑞以深入淺出的方式,闡述了深刻的歷史事件,以及運用獨特的眼光,跳出傳統的人類學框架、冷眼的哲學分析,反而讓讀者陷入一種反思,卻又忍不住繼續看下去。前段說的「幸福」、「消費」、及「浪漫」只是其中一小段有趣的思辯。再次感謝友人推薦好書。 ![]() 針對「街口收購愛評網、轉移資產並解雇員工」一事,(前)愛評網共同創辦人葉卉婷 Erica Yeh 於今 17:00 在 臺灣電子商務創業聯誼會粉專進行直播,針對此事進行說明。 先父從我小時候就常跟我說,「理未易明,善未易察」,用現代的話來說,就是對於不清楚真相的事情,不要加諸自以為是的正義以及人云亦云的價值觀,變成自爽的鍵盤法官。 我沒有親眼見到事情的經過,不想評價誰是誰非。但我認識Erica多年,知道她創業的「痛苦」,以及死了好幾回好不容易找到大陸的投資方,這中間我曾密切關心,最後卻又峰迴路轉,落到街口的手上。她一心只想讓公司活下去,員工過的好,用戶多點讚。 勞心勞力的創業者落到這個田地,我非常痛心不捨,每天早上洗臉照鏡子,看看自己想想別人,現在要我鼓勵年輕人創業,還真難說出口,100個創業99個失敗,Erica 還算是那一個成功的,卻仍如此顛簸,讓人心疼。照顧員工最後一哩路的那份心情我更是感同身受,也證明創業者的無私,以及對自己服務的熱愛和堅持,真的辛苦了。 ![]() 我跟李佳峰(Henman)六年來有著一起摸爬滾打的過程,小米甚麼都不是的時候,甚麼國際化也沒有的時候,雷總就打算在台灣發展,悽悽慘慘的路Henman走的可比我多,當年他常笑說平平都是雷軍系,為甚麼我可以在101,小米要躲在忠孝新生的舊商業大樓,一開始完全沒裝潢三四年,買了辦公傢俱就開工,。我想那個時候的Henman可能還不知道他有一天即將大放異彩。 多少個日子,北京和台北,我們借酒澆愁,愁的是從創業初期的柴米油鹽、投資環境,後期台灣小米業績屢創新高,雖然一則以喜,卻又憂慮台灣的未來以及兩岸血淋淋的情勢消長。Henman 在台灣創造了以下紀錄: 台灣小米為3C品牌近年營收增長王、單店營收王、單店坪效王、單品市佔率王、Google搜尋王等等多項紀錄,締造了台灣小米神話,也是新零售最佳實踐者。今天他毅然決然在風華正茂的時候,華麗轉身,準備投身台灣傳統企業的改造工作。我敬佩有之、羨慕有之、期待有之。台灣出身的科技領袖,就應該壯年時放下捨得,下凡帶領台灣產業升級,走向世界,而不再仰人鼻息,鄉民們也不必酸言酸語,而應給予鼓勵。2019年40世代承先啟後,前有林之晨,後有李佳峰,精彩的金豬開年! https://www.nytimes.com/2019/03/27/technology/turing-award-ai.html
昨天 2018 ACM A.M. Turing Award 公佈了,是3位深度學習領域的先鋒科學家,加拿大蒙特婁大學Yoshua Bengio 教授、Google工程研究員 Geoffrey Hinton以及 Facebook 副總裁暨首席人工智慧科學家Yann LeCun獲得。 猶記得2017年06月時,台灣雪豹科技與 IEEE CIS Tainan Chapter 等單位合作,邀請了 Dr. Yann LeCun 來訪台灣,並以「Deep Learning and the Path to AI」為題,陸續在臺灣大學、交通大學及成功大學等地,對於深度學習目前的發展、成果以及未來最大的挑戰和如何突破困境發表演講;有幸近距離一睹國際級大師新科2018圖靈獎得主的風采。 恭 喜,Dr. Yann LeCun ! 也期許台灣的人工智慧在未來能夠有更進一步的突破與發展。 ![]() 陳副校長,張教授,陳教授,盛教授,高主任,各位先進,各位爸爸的好友,各位老師各位同學:首先感謝張教授奔走,不辭辛勞,組織了這場活動,也特別感謝陳副校長的支持,各位老師的好意。我代表家母跟姊姊德馨內人麗英收下。 本來家母的想法就是捐幾本書,保持著爸爸生前與台北大學的良好互動,一點點貢獻而已,沒想到各位老師好朋友的盛情,大家聚在這裡,一起懷念他,一起探討他的思想,爸爸在天上也會很感動。 我做他兒子40年,遺憾父子緣分也只有40年,如今事業人生有疑惑,想跟他多說一句話都只能在夢境,各位聽我一言,一定要珍惜與父母相聚的時光,不要遺憾。爸爸一輩子只喜歡念書,沒有別的嗜好,只關心國家,沒有別的興趣,最重要的,他喜歡跟年輕人在一起,傳授他們品德與知識,我能做的是努力效法他,投身對社會有意義的工作。去年一月六日追思會上,他的最後影像:千錘百鍊出深山,烈火焚燒若等閒。粉身碎骨全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間。僅以這首石灰吟與大家共勉,在學術的路上努力,在人生的道上端正。再一次代表我們全家謝謝各位,預祝今天活動順利成功。 ![]() 我的大兒子17歲,我常想他們的未來怎麼辦,我這幾年走入世界40多個城市,為什麼別國人的孩子信心滿滿,新創源源不絕,各種傳產改造,悶經濟下的台灣年輕人則是則是茫然、空洞、沒有人救。 Taxigo是年紀比我足足小一輪的香港青年Kevin與台大高材生Hayden於2016年創立的,Taxigo以Line聊天機器人技術成立的品牌,Appworks 第11期,成名甚早,獲獎無數。2017年初,我記得一天晚上跟Jamie小酌,他知道我惜才,說我應該認識一下這兩個人。同一時間,朋友告訴我在汽車耕耘30年的全鋒實業也想嘗試一些新創投資,我對做甚麼小黃行業其實毫無興趣,僅僅打算做鵲橋,讓兩個團隊認識。 Kevin和Hayden雖然年輕,但很有主見,有很多堅持,有很多想法,我記得一個周日晚上大雨,我和內人接了孩子,揹著書包一家四口在遼寧夜市旁的丹堤咖啡,苦口婆心說服Kevin Hayden見一下其他投資人,雖然內人一向對我的雞婆極度容忍,但我記得那天兩孩子等到快睡著,丹堤都要打烊了我才匆匆帶著家人離開。後來獲得Kevin首肯,真的集資成功,成立觔斗雲公司。簡單來說, Taxigo是台灣的天使投資人的錢,Taxigo是台灣年輕人的創意及努力。2017年七月Taxigo召開發布會,由於服務體驗新穎,行銷活潑多元,成長快到難以想像,我又一次熱心過頭,扛下了重任,從公親變事主。因為新創就是燒燒燒,體驗也是燒出來的,我只能硬著頭皮去借錢,想辦法讓Taxigo ,這個台灣年輕人的創意及努力活下來。 去年十月台北可喜空間開幕的時候我上台講話,現場嘉賓雲集, 我說:「在台灣要做一件好事真的好難,做一個好人更難。 」今天我更深刻體會,你跑在前面,人家拿箭射你;拿不出想要的金額罵你小氣;擠不出時間說你高傲,湊合一點親友的資金笑你近親繁殖;跟對岸合作又說你靠攏中國。不是酸,就是八卦,可以花一晚上爬文嘲笑一個活動,也不願意白天捲起袖子下來做志工。沽名釣譽者多,埋頭苦幹者少,插腰抱胸拍帥照者眾,利他博愛者稀,政治口水多,福國利民少。我這幾年繳了不少識人的學費,古道熱腸反而灼傷自己,非常無奈。 總之我體認到我再有心幫忙新創,抹紅抹黑還是少不了,好心變壞事,白白傷害了被我幫助的年輕人,想要中傷我的人獲取了政治利益,才不管你新創死活。因此即日起,我將辭去我參與的多家新創職位以及讓渡股份給原始股東,全面退出。 老球迷如我不但親眼見證了這時代的眼淚,自己看展也不禁激動到潸然淚下。這幾年能夠為棒球環境盡一分力的也都做了,孩子們也被訓練成為球迷,最棒的是,雪豹老同事創業有成,VR/AR技術完全成熟植入於展覽中,令人欽佩,也成為展會一大亮點。
![]() 商業周刊出版部邀請我寫序的時候,我還沒有意識到,他們是如何看透了我的心有戚戚,讓我不由自主的迅速消化了蘭德.費希金的故事,而震撼不已。 首先我自認是一個大膽說真話的人,但作者更為大膽,他說「被誇大的新創事業創辦人,個個能力高強、面面俱到。這些創業者儘管出身貧寒,卻白手起家,創造了工作機會、財富以及改變世界的技術。這些話全是狗屁!」、「新創公司無法回本的比率就超過九○%」。要知道,戴著偽善面具沽名釣譽的創業者所在多有,這不是矽谷的專利,台灣和中國大陸也是不遑多讓。作者說矽谷的創業故事誇大又簡化,他可能不知道台灣不怎麼樣的的創業者,雙手叉腰抱胸給網路媒體拍拍帥照就可以出名,然後被喊哥喊姊的,往往是魯蛇互相取暖。而且這類的新創越來越扭曲,肇因於台灣年輕人太渴望成功的故事,而不是渴望成功本身。 作者又說「轉型」(pivot)這個迷思是「新創事業的天賦基本權利,目的在幫助你免除前世的罪孽」,我則常說pivot 有可能是背棄原來對投資人的承諾。我親眼見到以pivot為名清算舊股權,公司借屍還魂另起爐灶,還倒打原始投資人一把的荒唐事,原來跟作者所見略同。我曾在《商業周刊》第一五六三期專欄〈認知昇華:施恩不忘報〉一文寫到「拿人家的錢就不要抱怨,不然別拿人家的錢」。作者說「若想向投資人募資,就請他們幫忙你的事業。若想請人幫忙你的事業,就請他們投資」,完全是異曲同工的想法。 我就是作者說的三十五到四十四歲的連續創業者,同時也呷人頭路。作者說「執行長是爛到不行的工作」,我深表同意。執行長向上要對股東交代、往下要處理員工的疑難雜症,還要保持業績的增長與獲利,最終面對媒體還要保持微笑,是一種身心靈的折磨。新創公司每個階段有每個階段的難關,懷胎十月做產品的煎熬,發布產品很喜悅,但只能高興一晚上,因為接下來要推廣,推廣完還要面對用戶留存以及刺激持續使用,然後要面對變現的壓力,要管理產、米、油、鹽、財、稅、法,要開除不適任的員工,又要營造社會形象。就算方方面面都做到一百分,還有競爭對手追上來,如作者說的「不能安於現狀」,因為大環境還有不確定因素等等。作者因為這樣的壓力還罹患憂鬱症,執行長還真不是人幹的。 《創業者不能只做喜歡的事》這本書太寫實、太傳神,作者脫去了新創華麗的外衣,為每一位CEO敲下了暮鼓晨鐘,對領導跨國企業同時輔導許多新創公司的我,是十足的警惕,也希望每一位讀者能吸收到其中的創業精髓,莫忘初衷:務實從不夸言,埋首而不騖遠,沉著卻不懷憂。 |